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化工建设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持续发展成就斐然

    来源: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8-11-0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40年过去了,回顾化工建设行业坚持改革开放,励精图治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倍受鼓舞,深感自豪。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基本情况

    1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规模日益壮大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仅有34个化工专业施工企业,员工总数仅10万人。其中,化工部直属化工建设公司15个、施工技术研究所1个,培训中心2个,地方和大型化工企业所属建设公司19个。他们都是以五十年代东北地区一些化工厂组建的小型建筑安装队伍先后合并改编成的吉林工程公司、大连工程公司、太原工程公司为雏形,通过建设吉林、兰州、太原三大化工基地第一期工程逐渐发展起来。经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及北京30万吨乙烯、吉林11.5万吨乙烯项目的建设,化工建设队伍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四十年过去了,现在全国仅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企业就达158家,就业人员达数百万人,年完成施工产值上千亿元。 

    2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项目管理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十年代以原化工部第十二化建公司全包石家庄化肥厂建设试点( 包工、包料、包设备、包概算、包进度、包质量、包生产准备、包化工试车),化工建设实行化建公司全面负责制;七十年代,进入发展石油化工建设的新时期,实行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当地政府协作,运用统筹法组织施工;八十年代随改革开放以来,鲁布革经验的推广,化工建设行业尤其是以原化工部第三化工建设公司为代表的率先响应并学习运用项目法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全过程总承包方式的项目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化工建设施工任务由计划分配转变为参与市场招投标,随全国建筑业一道率先实施市场化改革,从计划经济直接走向市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有益尝试。

    3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项目管理及企业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初期,化工基本建设的规模和投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化工建设任务不足,企业面临亏损。化工建设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改进经营作风并寻求国际合作。以中国五环工程公司、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等为代表的设计院与凯洛格等国外工程公司合作设计大型尿素、对二甲苯、聚丙烯及乙二醇等装置,还参与合作采购、合作制造设备等工作。为加强和拓展与国外工程公司的合作及“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施工规模和能力高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初期,建设30.52化肥项目需要多个施工企业全力以赴奋战多年才能完成。现在,一个施工企业可以同时承建多项国内外大型项目,组建上百个项目部,参与建设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80万吨合成氨、单系列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联合装置。随着我国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行业的兴起带动了化工建设行业吊装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制造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施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液压提升装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中化二建集团6400吨的液压提升装置的设计、制造、应用成功为标志,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巨无霸”。化工建设企业的人均装备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88元翻了数十倍。企业年完成产值翻了10-20倍,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5. 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市场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前,施工企业主要以专业承包为主,现在逐渐发展为施工总承包甚至EPC总承包;设计企业已由单一设计为主发展为工程EPC总承包为主。BOT、BOOT、PPP等现代经营模式已经在工程建设行业成为常态。成达工程公司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在印尼以“建设—拥有—经营—转让”模式承揽巨港电站项目,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BOOT项目。该项目至今仍在为成达公司和中国化学创造效益。中国天辰工程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先后分别与法国的德希尼布在国内、国外成立合资公司,探索国际合作经营的新模式。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体制的建立,化工建设监理队伍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为化工建设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现在工程监理面对新时代要求正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延伸。

    6. 40年来,化工建设企业产权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过去单一的政府所属的全民所有制,发展为产权股权多元化,国资独有、国资控股、集体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并存,经营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更加富有生机活力。

    7. 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在单一以石化建设为主的基础上向环保、基础设施、交通、电力、民建等领域多元发展市场领域更加广阔。化工建设行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前,施工企业仅仅按计划承建了部分引进和援外项目。八十年代初,在原化工部、基建局及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的支持下,七化建率先参加孟加拉吉大港第一套大化肥项目国际竞标并中标,为我国化建企业第一次走出国门与日本工程公司的首次合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为七化建如今驰骋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外工程已占大半壁江山。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工程公司连续多年进入ENR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及ENR最大设计公司。化工建设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第一,充满着无比的艰辛,同时也彰显了化工建设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智慧。如今海外业务遍布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海外新签合同达数百亿美元。

    8. 40年来,化工建设行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信息化技术、BIM技术、智慧建造等在化工项目设计、施工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国内外承建的数以万计的工程项目,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断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的传承,创建优质精品工程成为了企业品牌建设的价值追求。上千项项目获得了部级优质工程称号,近百项工程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境外鲁班奖。2009年有3项工程获得建国60周年经典项目荣誉;2013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有3项工程获百项经典工程奖,为我国化工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 40年来,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三十多年秉承“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宗旨,积极创造性地为会员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搭建起会员企业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桥梁,帮助解决会员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在人才培训、质量提升、工程创优、专家咨询、学术交流、管理创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 40年来,为全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化工建设行业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国建筑业一起共同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铸就了共和国化学工业建设的希望和骄傲,

    二、化工建设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化工建设行业经历了战斗的洗礼、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一流的工程公司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诸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国际化交流、风险管控、资本运作、投融资能力较弱,适合国际化经营的组织结构尚未完全形成,海外市场经营网络上的投入力度不足、国际工程业务价值链上的前伸后移能力薄弱,关键技术的掌握的应用差距较大,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国外项目管理人才及劳动力本土化率较低等等,以上这些差距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化工建设行业向着更加高端发展。未来的新时代,我们又站在了新的高度和起点上,协会将与会员企业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砥砺前行。

    在新的征程上,化工建设行业仍将面临的各自企业文化,业务同质、同业竞争、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的传统经营和管理等固有模式的冲击,如何打破这些与现代管理和经营战略格格不入、影响持续健康发展的藩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在新的征程上,化工建设行业将打破专业特性的制约,继续扩大业务领域,向高端市场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在煤化工、清洁能源、环保、市政、基础设施等新领域有更大的突破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的征程上,化工建设行业面对世界的经济走势和格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要大力提升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人员素质,寻求强强联合、差异组合、优势互补、资源重组。以整个世界市场为目标,放宽视野,发挥整体优势,强力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和培养国际化工程管理人才,壮大国际市场竞争力。树立以多元化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服务理念向综合型多元化业务结构发展,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提交优质工程成果,向进入国际一流工程建设公司行列迈进。

    我们坚信:化工建设行业一定会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再创化工建设事业新辉煌!


    关注协会微信公众账号